電腦鍵盤由字母、數字,或字符鍵(用於鍵入)、修飾鍵(用於更改其他鍵的功能)、導航鍵(用於在屏幕上移動文本光標),功能鍵以及系統命令鍵(例如Esc和Break用於特殊操作)等部分所組成,而且通常有一數字鍵盤以方便計算。在鍵盤佈局中不同鍵盤模式之間存在著一些差異,也就是、按鍵的數目多少有些不同、以及它們在鍵盤上的放置方式也不大一樣。 但是,不同國家的鍵盤佈局之間的差異、主要是由於字符鍵符號的種類選取不同,以及置放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而一般的標準計算機的鍵盤也稱為PC/AT鍵盤(QWERTY鍵盤),具有101或102個按鍵,按鍵的置放位置遵循單一公認的模式,並且設計為包含26個英語字母。根據用途,PC/AT鍵盤上的按鍵分為六組:
功能鍵(F1-F12);
字母數字鍵(~`, !1, @2-(9, )0, _-);
方向鍵(Home,End,Page Up,Page Down,Delete,←Backspace,←,→,↑,↓);
數字鍵盤按鍵(Num Lock, /, *, -, +, ↵ Enter, ., 0, 1-9);
專用鍵(Esc,Print Screen,Pause,Insert…等等);
修飾鍵(⇧Shift,Ctrl,Alt,Alt Gr,⇪Caps Lock,Num Lock,Scroll Lock)。
另在現代的鍵盤上,有⊞Win和≣ Menu,或⌘Cmd等特殊按鍵。
上述的按鍵印有单个字母(一般印大写字母)的键能够生成大小写字母,生成大写字母时通常要和⇧ Shift键(一般标做⇧)配合使用。⇧ Shift键也用来输入印有两个符号的键上印在上面一个符号,下面那个符号可以直接输入,不需要按Shift键。键盘时常会有第二有效Shift键,用来上述两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这些符号通常印在主符号的右侧或者不印出来。第二⇧ Shift键通常标做AltGr或是⌥ Option。一般键盘结构裡还包括Ctrl键和Alt键。这些和⇧ Shift, ⇪ Caps Lock, ⌥ Option, ⌘ Cmd等类似的键称作修饰键。另外还有一些功能键实现软件定义的功能。
電腦鍵盤
编辑
一個電腦鍵盤包括用於輸入字母、數字或字符的按鍵,還有用於改變其他按鍵功能的修飾鍵、在螢幕上移動文字游標的方向鍵,執行特殊操作的功能鍵和系統命令鍵(如Esc和Break)。通常配備一個數字鍵盤便於進行計算。而一般所使用的鍵盤以 QWERTY 配置為主。
典型的計算機鍵盤由不同按鍵的類型(以不同的顔色標示)所組成。
IBM/Windows鍵盤(美式布局)(IBM PC键盘(英语:IBM PC keyboard))查论编
Esc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PrtScSysRq
ScrollLock
PauseBreak
Insert
Home
PgUp
NumLock
/
*
-
Delete
End
PgDn
7
8
9
+
4
5
6
↑
1
2
3
Enter
←
↓
→
0
.
字符鍵
编辑
鍵盤的核心部分由字符鍵組成,可用於鍵入字母和其它字符。 通常,有三列的按鍵是用於鍵入字母和標點符號,最上一列用於鍵入數字及特殊符號,而 Space bar是置放在底列。字符鍵的鍵位佈置類似傳統打字機的鍵盤佈局。
修飾鍵
编辑
主条目:修饰键除了字符鍵之外,鍵盤還包括一些特殊按鍵,它們本身不執行任何操作,而是修改其他按鍵的功能。例如,⇧ Shift可用於修改字符鍵的輸出,而Ctrl、Alt和AltGr與其他按鍵結合使用時會觸發特殊操作。(蘋果鍵盤上的按鍵標籤不同,但功能相當,詳見下文)。
MIT研发的Space-cadet keyboard(英语:Space-cadet keyboard),一种具有大量修饰键的键盘。它配备了四个控制键 (Control、Meta、Hyper和Super)和三个转换键(⇧ Shift、Top和Front键)。通常,在按下另一個鍵時需要同時按下修改鍵。為了方便這一點,修飾鍵通常成對出現,位於鍵盤下方的左右兩側都有一個功能相同的鍵,如此一來能夠實現一隻手按住修改鍵,另一隻手就可以按下其他鍵以執行鍵盤指令。
一個只標有單個字母(通常是大寫形式)的字母鍵,通常可以按下以輸入小寫或大寫字母,而要輸入大寫字母則需要同時按住⇧ Shift。⇧ Shift也用於輸入在部分鍵上印有兩種符號的符號(通常位於左上角),而輸入另一種符號則不需要使用修飾鍵。
而蘋果標準鍵盤的配置有⌘ Cmd和⌥ Option。⌥ Option的使用方式類似於 AltGr 鍵,而⌘ Cmd則類似於Ctrl和Alt,用於使用選單選項和其他快捷方式。
死键
编辑
主条目:死鍵
结合键,英语中叫「死键」(Dead key),在单击的时候不产生字符,但是会修改随后一个按键的输入结果。在有些系统裡,单击此键无显示,但是在在有些文本输入系统里会显示一个等候输入的标记,等候输入主体字母或是敲击空格输入单独的附加符号。许多拉丁字母语言会有这种带附加符号但是不在键盘按键上标示的字符。比如说很多键盘布局里锐音键是个结合键。这种状况下,先按下尖音符再按下a就会輸出á。尖音符紧跟空格键会輸出单独的尖音符。相較於次要位移修飾鍵,死鍵方法可能稍微複雜一些,但它可以提供更多的額外字母。使用AltGr,每個鍵只能產生一個或兩個額外字母(如果同時使用普通的Shift鍵),而使用死鍵可以將特定的符號附加到不同的基本字母上。
大多数键盘遵从 ISO 9995 配置标准。该键盘布局是 1984 年由 AFNOR 裡的用户在 Alain Souloumiac 的指导下定义的。针对此项目一位知名的人体工学专家写了一份报告 (Yves Neuville, Le clavier bureautique et informatique, Cedic-Natan 1985) 被 1985 年 ISO 柏林会议采纳并成为参考标准。
Mac OS X 系统中,许多键盘布局使用结合键。美国扩展键盘大量使用死键(通过按该键或shift+该键实现)让大量字符能够快捷输入。
組合鍵
编辑
主条目:Compose Key(英语:Compose Key)Compose可視為通用死鍵,某些系統可以替代或附加於更特定的死鍵之上。
專用鍵
编辑
根據應用程式設定,某些鍵盤鍵不用於輸出字符,而是由系統解釋為格式、模式轉換或系統的特殊命令。以下範例可在個人電腦鍵盤上找到。
系統請求鍵與列印螢幕
编辑
約於1980年代中期的4800-52 型號的主機/啞終端鍵盤。可以觀察到修飾鍵和方向鍵以及其他功能鍵的獨特配置,
系統請求SysRq和列印螢幕PrtSc通常分配在相同的鍵位上。SysRq在早期電腦中,作為從崩潰中復原的緊急按鈕(在某些時候,會被用來做為與Linux核心溝通的按鈕。參見Magic SysRq組合鍵)。PrtSc的指令用於對整個螢幕進行截圖並傳送到印表機,但現在它通常將螢幕截圖放在剪貼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