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阅读写作 文学精选
《闻一多·死水》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2019-07-29 10:50:33
来源:网络转载
《闻一多·死水》原文、赏析、鉴赏
闻 一 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②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死水》中的二十八首诗,是闻一多回国后创作的,这些诗篇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抗议的感情,较之《红烛》都更为深沉,内容也更加接近现实。《死水》这首诗描写的“死水”,是旧中国腐朽颓败的象征,诗中充满了诗人对旧社会的憎恨、愤怒和尖锐的嘲讽。在国外,诗人歌唱“祖国的花”和“如花的祖国”。返国后,目睹各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统治,战祸连年,民生凋敞。面对祖国的悲惨现状,他对黑暗的统治极为不满,对反动军阀十分愤恨。这首诗,把中国现实的黑暗社会比作一沟死水,对这个社会上一切丑恶的事物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在诗人看来,这个黑暗的社会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已经无可挽救,除了把它彻底摧毁,已经不能再寄予任何希望。诗人用一些美好的事物来和丑恶的事物相比,正像鲁迅讽刺复古主义者那样,把脓疮般的“国粹”,视为“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用美好的事物去比喻丑恶的事物,更足以暴露它的肮脏和丑恶,也讽刺了反动统治者美化自己、粉饰太平,揭露了旧社会的虚假繁荣。诗集《死水》和自由诗体的《红烛》不同,它全是格律诗。从这首诗看,句式齐整,每段四行,每行九字,每行的音节都包括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错综交替,音节富于变化,韵脚和谐。这时,闻一多提出创造新诗格律的主张:“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有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提倡讲究格式、音尺、平仄和韵脚。他说:“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带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注释
①原作“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据闻一多先生选诗订正本改。②原作“那么绝望的一沟死水”,据闻一多先生选诗订正本改。